创业者和投资方之间很像是一对矛盾的组合,由于投资者和创业者之间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,用商业计划书设计的陷阱处处可见。
陷阱一:团队集体私奔
成熟的商业计划,除了有一个比较诱人的商业模式外,创业团队也成为投资方决定是否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。因此,一般的商业计划书,会对团队组成及核心人物大写特写,力图向投资方传递这样的信息:“这个项目,只有我们这样的一个团队才能做得来。”然而,殊不知,创业团队也是投资方的一个大陷阱。且不说有的创业者报给投资方的团队组合非常豪华,但可能这个公司就一两个人。成功融资后“团队集体私奔”现象更是令投资方发指。
陷阱二:隐形债务
在商业计划书里,财务报表是肯定是投资方比较关注的部分之一。毕竟投资方**敏感的问题就是“我该投多少钱,我能有多少回报”。一般情况下,商业计划书里边的“财务分析”属于融资方需要保密的资料。然而,融资方越是把财务分析搞得神神秘秘的,投资方越是大呼上当。其中,隐形债务问题,成为目前投资方比较头疼的一大陷阱。
陷阱三:**保护不力
大凡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,除了有成熟的商业模式,优秀的创业团队,还必须有*特的技术,特别是具有自主**的技术。然而,很多商业计划书里边所描述的貌似具有自主**的技术,却让投资者吃了大亏。
陷阱四:隐瞒市场风险
一般的商业计划书,还将对创业企业的市场前景以及竞争优势做详细介绍。为了增加投资者对该项目的市场信心,很多融资方夸大甚至虚构了市场预期,充分利用一些不确定性的市场因素,或者隐瞒一些真实的市场风险,来达到自己圈钱的目的。这些市场风险,就包括了政策风险。